何浩:書籍設計,給紙質書的存在多一個理由
(封面圖爲《徐冰版畫》內頁,通過連續展示一幅版畫製作各個階段中的樣貌,創作過程躍然紙上。何浩/設計)
在這個紙質書面臨巨大考驗的時代,總有人在問:書是什麼?紙質書是什麼?設計又是什麼?
書籍設計師何浩有他自己獨特的比喻:書就像是食物,而書籍設計就是把食物變得更美味的過程。好的烹飪是最大限度地調動與呈現食材的原味,書籍設計也是如此。
何浩在港中大出版社
書籍設計,給買紙質書多一個理由
原刊於《讀書好》
讀:《讀書好》
何: 何浩
讀: 有人認為書是藝術品,但又有人認為書是商品,那麼對你來說,書是甚麼?
何:我覺得書就如食物一樣。它既是你身體需要的:餓了就要吃,吃了就能提供能量;同時你也能享受它的美味。所以,如果你單純的把它視為美味或是營養的供給,我覺得都是有所缺失的。
真正的一本好書,就跟一碟好吃的食物一樣,既有營養,又能讓你特別的享受,是非常完美的一件事。兩者是缺一不可的,未來的情況更甚,因為電子書愈來愈流行,所以我跟不少朋友也討論過書籍設計的新方向,大家都覺得,從前的書本只要能像能提供能量的食物,讓人果腹就可以了,但往後一定不可以這樣,要更美味,看上去也要更精緻。
紙本書不會消失,但它的要求會愈來愈高,或者那要求的方向會有一點變化,因為它跟人的生理體驗是連繫在一起的,如同你不可以只喝點甚麼而不吃飯。
《六里屯》,榮榮&映里
何浩/設計
讀:如你剛剛所說,電子閱讀在今天愈來愈盛行,不少人開始放下紙本書,轉投電子閱讀的懷抱,這時候,書籍設計其實能做些甚麼?它的角色又是怎樣?
何: 我覺得書籍設計就如把食物弄得更美味的過程。你知道最好的烹飪是甚麼嗎?其實就是把食材原本的味道最大限度地調動、呈現出來,而不是加很多調味料,令人把食物放進嘴裏時只吃到調味料的味道,對嗎?愈是好的食材就愈要謹慎處理,對處理者的要求也愈高,假如你想把食材本身的美味徹底呈現出來,就得視乎你本身對食材的掌握、技巧有多好。書的內容好像食材,而編輯和設計的過程就是組織食材。
讀: 所以你就是那廚師?
何:對!我就像是一個廚師,用我的技巧去處理食材。當然這只是一個比喻,但我挺喜歡,因為它能令人更易理解。
讀:很多人認為書的內容本身就有它的價值,而書籍設計就是在增加它的價值,是個add value的過程,但你不同,你是把它們看成一個整體的。
何: 是的,它們是一個整體。例如你雕個蘿蔔花放在碟上,它不是烹飪,只是裝飾,隨時拿掉也可以,這不重要,重要的是對內容的理解,只有把內容理解好,才能控制火候;製作的過程很快,但你之前要做很多的準備工作。
我早前看了一段紀錄片,談到日本人如何製作刺身,早上三四點就要去魚市場,挑選一輪後還要拍賣,那你可以想像,對待這樣一份珍貴的食材,是不可能亂來的,也不是簡單的放點裝飾就可以,你必須有能力去處理這條辛苦拍賣得來的魚。
《新攝影》十年
何浩/設計
讀: 但無論怎樣說,書籍設計也是設計的其中一個範疇,作為一個設計師,你必然會有你的個人風格,但如果你的風格太強,書的內容可能就要讓到後面,反過來,完全沒有你的風格也是不可能的。那麼你是怎樣平衡這兩方面?
何: 我覺得這是一個演員和角色的關係。書就像是角色,一個好的演員,不會令觀眾在觀演時記住「這是劉德華」、「這是誰誰誰」,看到的始終是這個角色,但事實上,你也不會忘記這明星,正如你不會把張國榮誤認為劉德華。其實這兩者之間一定會產生一種特別微妙的平衡,既不會把你從戲中拉出來,也不會令你淹沒在戲裏。
讀: 一般人看書,大多是先看封面,再翻到內頁看內容,最後記住的也以內容為主,過程中很容易將書籍設計這元素遺忘。作為一個書籍設計師,你怎樣面對大眾對這一環節的輕視?
何: 我覺得往後的日子裏,設計之於一本書的價值比重,特別是紙本書,會愈來愈大。因為假如你只是僅僅想看內容的話,根本沒必要去買一本紙書:今天就連Kindle也在不斷提升閱讀體驗,令人拿着iPad看書也能很舒服,而且便宜、省空間,那我們要問,除了內容以外,究竟還有甚麼理由要將一本書買回家呢?我覺得這就要回到書作為物質本身,那種想要讓人佔有的感覺,(書籍設計)必須把這種感覺與書本身連繫起來。時刻想着究竟要怎樣造一本令讀者想要帶回家的書,是作為書籍設計師的我對自己的一個要求。
Seven Intellectuals in Bamboo Forest, Yang Fudong
何浩/設計
讀:那如果作為一個讀者,你看重的又是哪一部分?
何:內容肯定是第一位,因為我想沒有人會去買一本跟自己毫不相關而且不感興趣的書,但除了興趣以外,其實我也會看這書作為物質本身這一面,是否足夠的招人喜歡。這幾年我買書沒從前多,但還是一直在買,也買挺貴的書,因為我覺得這書之所以能賣得貴,某程度上也是它的形態賦予了它更高的價值,我想這也代表了一部分讀者對書的認知。
讀:書籍設計分成很多不同部分,封面設計、內頁的字型和排版、用紙大小和質感等等,你覺得當中最重要的部分是甚麼?
何:都一樣,就如你不能輕易判定鼻子與眼睛哪個比較重要,因為它們是個整體,缺一不可;就好像我們常說某人長得好看,不是哪一部分好看,而是合起來好看,同樣,書也是這樣,不能單單抽出某一個部分來看。
(原標題爲「我就像一個廚師」)
被徐冰稱為「元設計」,被北島稱為「商業化外的獨行者」,書籍設計師何浩在過去十年間,為艾喂喂、徐冰、林天苗、王功新、岳敏君、繆曉春、徐唯辛等數十位中國當代藝術最具代表性的藝術家設計了超過百部書籍。2014年,他的十年作品集《一個中國獨立設計者的當代藝術史:何浩書籍設計2003-2013》由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出版,書中收錄了他十年來設計的近百部作品,以及十數篇設計手記。
也是從2014年開始,他開始嘗試文字書的裝幀設計,與中文大學出版社合作了《張春橋獄中家書》、《給孩子的詩》(北島編)、《給孩子的散文》(北島、李陀編)、《鳥兒歌唱》(李零)、《死生有命 富貴在天:周易的自然哲學》(李零)、《唯一的規則:孫子的鬥爭哲學》(李零)、《中國文化傳統的六個面向》(李歐梵)、《幻化之龍:兩千年歷史變遷中的孔子》(戴梅可、魏偉森)等書。
我們之前辦過的「一個人的群展:何浩藝術書籍設計展」日前在澳門又開展啦,歡迎澳門的小夥伴們去圍觀~~
日期:1月25日-2月2日
地點:澳門理工學院 明德樓
附澳門展覽的火熱現場圖:
──────
一個中國獨立設計者的當代藝術史
何浩書籍設計2003–2013
港中大出版社,2014
▼ 點擊下方「閱讀原文」查看購書頁面